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  >  资讯 >  > 正文

环球聚焦:停车场“平改立”,北京东城内务部街实现胡同不停车

时间 :2023-06-05 21:12:36   来源 : 新京报

停车场“平改立”,北京东城内务部街实现胡同不停车

“现在有了立体停车场,再也不需要在胡同里‘抢’车位了,胡同里豁亮了,邻居之间更和睦了。”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内务部街生活了近30年的王先生说。

近日,内务部街成为东城区第44条不停车胡同。6月5日,记者在现场看到,原先紧邻东四南大街、位于干面胡同西口的平面停车场进行了“平改立”,并命名为“内务部街停车场”,成为居民的集中停车处。


(资料图)

停车楼采用双层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。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摄

曾经:居民车辆几乎占据胡同一半路面

东城区内务部街历史悠久,全线属于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,几乎完整保存着自元代形成并延续至今的胡同肌理,后因北洋政府内务部在此而得名。全长700多米的胡同宽7米,不仅是1500多名居民日常生活的出行道路,还是胡同内北京第二中学1700余名同学和教职员工的必经之路。另外,胡同内有卢森堡大使馆,胡同还因此承担了部分外事保障职能。

2017年起,内务部街先后经历了两轮环境整治提升,包括集中封堵沿线违规“开墙打洞”,开展架空线入地整治,理清胡同“天际线”等,内务部街27号院也转型为朝阳门街道的社区文化生活馆。

胡同“颜值”提高了,但停车问题始终是居民的心病。

居民王先生提到胡同环境改善时,总要说一句停车难的事儿。在他的记忆中,胡同里居民的停车需求开始爆发性增长,大概在2010年前后,“当时汽车一辆挨着一辆就顺着墙边停,中间还见缝插针地停着自行车和三轮车。”停的车几乎占据了胡同一半路面,虽然当时实行“单行单停”,但胡同“挤”得太窄,骑自行车或三轮车遇见对面来辆汽车,胡同也得被堵死。

内务社区书记史海宁表示,由于停车刚需多、周边停车位少,居民想尽办法在胡同里为自己“预留”车位。有的人会把废旧三轮车长期停在路边,有人则让家人提前在胡同寻找车位。“胡同里停满各种车辆后,严重压缩了道路空间,消防车、救护车等很难在胡同里穿行,隐患很大。”

此外,内务社区老年人较多,加上北京第二中学的孩子,胡同里“一老一小”人员集中,车辆的停放也遮挡了部分视线,来往车辆容易对这两类人群造成伤害。

东城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区城管委重新审视胡同的功能定位,与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大力推进“胡同不停车”,将街巷环境提升与停车、便民设施设置相结合,与街巷道路空间整治效果相统一,改善胡同环境秩序,提升人居环境水平。

6月5日,车辆驶入立体停车库。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摄

停车场“平改立”,车位由30个增至80个

经过前期摸排,胡同内居民的停车需求约为百余辆。多方协调沟通后,决定将紧邻东四南大街、位于干面胡同西口的平面停车场进行“平改立”,并命名为“内务部街停车场”。

2022年8月,停车场完成“平改立”建设,车位数由原来的30个增加至80个。

但是,如何动员居民自愿将车停到停车场呢?“以前居民把车停在胡同里是不需要缴费的,把车停到停车场,每月缴纳一定费用,有些人就不能理解。”史海宁说,为了动员车主挪车,社区先后召开了多次居民大会,组织开车居民与不开车居民对话,让胡同居民认清胡同公共空间的属性和占道停车的弊端,引导居民认识到胡同不停车是便民利民的好事。

停车场运营方也拿出了相应优惠政策,如整交一年的停车费可以减免一个月,在规定期限前主动挪车的,还能再减免一个月。这样一来,胡同的车主就被动员起来了,一家带动一家,纷纷将车开进了立体停车楼。

此外,胡同不停车还得到了周边三家单位的支持。比如,北京第二中学就要求接送学生的家长不能将车开进胡同,老师的车辆只能停在学校里。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下,胡同实现不停车。

记者在现场看到,停车场内有两栋立体停车楼,均为上下两层,呈南北走向。停车场管理人员介绍,停车楼采用的是双层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,顶层载车板可上下升降,底层载车板只做左右横移。如果车主的车停在第二层,取车时,管理人员将底层对应车位横移让出空位,上层车位直接下降到底层,取车过程不会超过半分钟。

停车场还配备了5个充电桩,供新能源车充电使用,充电价格与居民用电相当,不会给车主增加额外经济负担。

据介绍,周边居民使用该停车场可享受优惠政策,符合“五证合一”的内务部街居民,可以自主选择按450元/月或4950元/年标准缴纳停车费,社会车辆停车价格为10元/小时。

目前,内务部街有75辆车入驻停车场,剩余的30多辆车则停在了朝阳门南小街的道路停车位。

内务部街路面宽敞整洁。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摄

“站在胡同东口,能一眼望到西口”

如今,从熙熙攘攘的东四南大街拐进内务部街,身边一下就安静了。青砖灰瓦间,胡同里路面宽敞整洁,老人可以走出家门聊天、晒太阳,小孩子也能尽情地玩耍。

“经过治理,胡同里不停车了,感觉几十年前的胡同生活又回来了。我站在胡同东口又能一眼望到西口,心里那叫一个痛快。”年近七旬的闫先生说。

内务部街实行“垃圾不落地”,此前取消了胡同内的垃圾桶,改由平房区物业公司定时上门收垃圾。以前,物业公司的清运车如果遇到堵车,作业效率就会大大降低。现在胡同内不停车后,清运车可以很顺畅地在胡同内穿行,减少垃圾在胡同中停留的时间。

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孟子涵介绍,内务部街历史文化丰富,近几年胡同内还设置了小微绿地、居民活动中心等。接下来,在着力保护现有环境效果的同时,还要加速创建精品街巷,包括组织清理胡同内长期闲置不用的非机动车辆,施划非机动车停车区域,规范停车秩序,开展胡同小微空间整治,增加居民休憩空间等。

东城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随着街巷治理不断深化,东城区瞄准日常居住停车缺口和夜间停车缺口问题,形成了“由内而外”三步走的策略,推动解决“停车难”。在老旧小区内实施空间整理,在不影响通行安全条件下适度增设车位;盘活居住区周边空间资源,适度建设停车设施、挖潜共享车位;合理规划和开放道路停车空间,不断优化停车资源供给结构,创新街巷胡同停车治理模式。

自2021年到2023年一季度,东城区深入挖掘共享停车位1785个,并建成启用白桥大街、工人体育馆西门、中绦胡同、东四六条、内务部街等5处立体停车设施,新增停车位700余个。在内务部街实现“不停车”同时,安定门街道钟楼湾胡同居民80多辆车没地方停的难题,也在5月份得到了解决。

新京报记者 陈琳

编辑 白爽 校对 刘越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